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导游强制购物消费现象频频出现购物店导游司机利益链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8-22 16:08:21 234 0

导游强制购物消费的现象频发,以低价旅游团为诱饵,购物店、旅行社、导游、司机之间形成利益链。 从更深层次来看,旅游市场的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监管机制也是影响因素。

日前,一段“导游因没买东西就不入住”的视频引发热议。 发布者称,由于游览过程中没有购买任何东西,因此大热天导游要求游客在酒店外等候几个小时再办理入住。 不少网友表示:“买不买是你自己的事,不应该强迫”。

暑假以来,旅游热度持续走高,导游强制购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导游为何被迫重复购物? 如何改善旅游市场环境? 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实际行程与报名时广告不符

“4天内我去了4个购物点,每个购物点持续2到3个小时。如果时间不够,就不让走。” 来自湖南的游客彭女士告诉记者,7月22日,她和朋友报名了为期8天的7天购物计划。 两人夜游云南期间,对方在报名时表示,全程只有两个购物点,不强制消费。

强制游客消费暴打导游_游客曝导游强制购物还不让提前走_导游强迫游客购物

彭女士询问旅行社客服:“为什么本来应该去的景点变成了购物店?这与报名时介绍的行程不符。” 对方表示:“行程本身并没有安排额外的购物,但不同的景点会更换不同的导游。每个导游都会推销当地的特产,这是他们的个人行为。”

“导游态度强硬,言语难听,我们团里很多人都被迫买东西。” 行程第五天,感觉受骗的彭女士选择了退团。

事实上,彭女士的经历也不例外。 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接到的投诉中,旅游投诉明显增多,其中导游强制推销、强制购物等现象屡屡出现。

8月14日,内蒙古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下发通知,对内蒙古光明旅行社违规行为给予停业整顿处罚。 大约一个月前,游客张先生与内蒙古光明旅行社报名参加了5天4夜的内蒙古团体游。 然而,不仅实际体验不佳,而且所谓的纯玩团也在行程的最后两天变成了购物之旅。

此外,张先生还遭遇了强制消费。 “我给你推荐好吃的特产,别在别处买了。” 在别处购买特产的张先生被导游责骂。 最后,他又花了200元从导游那里买了一袋牛肉干。

购物商店、旅行社、导游等之间存在利益链。

强制游客消费暴打导游_游客曝导游强制购物还不让提前走_导游强迫游客购物

记者采访发现,导游强制推销、强制购物的现象多发生在低价旅游团中。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今年上半年消费者维权舆情热点也显示,强制低价购物相关消费者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两人8天7晚的旅游价格是1680元。当时我也很困惑游客曝导游强制购物还不让提前走,为什么这么便宜?客服的解释是,这是政府支持的项目,还有补贴,现在才知道这是在欺骗消费者。” 彭女士正在看云南。 巡演直播期间,客服主动联系他,推荐巡演项目。 考虑到行程丰富、价格优惠,彭女士就下了订单。

中青旅奥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牟家琪表示,低价团产品往往将旅游景点、酒店包装得很好,却刻意隐藏购物店,让不熟悉目的地的游客很难辨别产品质量。

强制游客消费暴打导游_游客曝导游强制购物还不让提前走_导游强迫游客购物

在旅游行业工作了10多年的李莉(化名)告诉记者,强制购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从来没有根治过。 原因还是利益链的问题。 “购物店、旅行社、导游、司机之间存在利益链。购物店需要旅行社来招揽顾客,旅行社通过低价跟团游的方式吸引游客,如果想要盈利,他们就寻找吸引游客消费的方法。”

李莉表示,导游作为其中的环节之一,必须完成旅游社交网络交给的任务。 团体花费的多少决定了导游能得到多少收入,业绩不好的就无法生存。 “很多导游没有底薪,主要靠导游费,产品本身赔钱,只能通过购物消费。另外,有些旅行社不关心导游素质,但只关心能否创收,有的黑导游连导游证都没有。”

中国社科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魏翔认为,强制购物屡禁是由当前旅游市场的产业结构、就业模式、监管机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现在的旅游模式主要以景区观光为主,并没有转变为休闲度假模式。旅游淡季导游无法正常上班,所以都是非固定用工制度,管理上旅行社的规定比较宽松。”

魏翔还指出,旅行社的准入门槛较低游客曝导游强制购物还不让提前走,导致不少小旅行社投机取巧,只与游客进行一次性交易,造成低价跟团游、强制购物等乱象。 另外,违法成本低,即使营业执照被吊销,也可以换马甲东山再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加强中小旅行社监管转变用工方式

“低价团伙通过欺骗消费者来降低成本,这不是市场良性竞争,而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市场混乱,必须予以打击。” 魏翔说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管局发布通知,决定自7月24日至10月31日在旅游市场开展为期100天的秩序整顿活动。此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公安、交通部门组织全省市场检查,严厉查处旅行社、导游指定购物、擅自改变行程等行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有关部门治理旅游乱象的决心,将在一定时期内对旅行社及相关企业产生震慑作用。 但从长远来看,旅游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跳出团体旅游模式,建立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促进主客个体服务共享。 。

在魏翔看来,整改的难点在于源头治理,而不在于事后监管和处罚。 他建议提高中小旅行社的准入门槛,监控其经营周期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一些“僵尸企业”增加押金,避免违规成本过低。 同时,改变用人模式,将导游佣金制度纳入讨论,不让他们强制购物。 还应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既要保证个人隐私,又要保证服务的客观性、公开性。 性别。 此外,要重视对游客特别是老年人的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旅游安全意识。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