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一朝嫁入帝王家,玲珑百转承新宠”的后妃们,虽然身处深宫禁苑,平日里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她们或品茶把玩、博弈打牌,或笔墨丹青、穿针引线,或施朱傅粉、对镜贴黄,用具美轮美奂。
宫中生活虽无聊,但也要打扮的漂亮
在国博的金玉满堂展上,就展出了不少沈阳故宫所藏后妃生活用品,既有洗漱、装扮、出行等方面的日常用品,又有各式制作精致的梳子、镜子、妆奁、妆匣。这些器物材质上乘、精美华丽,处处显示了宫廷后妃生活情趣的闲适优雅和奢华精致。
蓝缎钉绣花蝶皮边女冬冠
此为乾隆时期后妃或满洲、蒙古贵族女子冬季所戴帽冠。帽冠由貂皮制成,顶分六瓣,上缀红丝绒结顶,帽身以蓝缎为地,上装饰六瓣花形,采用钉线绣花工艺将绣好的水仙、蝴蝶绣在缎面上,形成图案突起的装饰效果。帽后垂两条红缎飘带,带面绣制彩蝶、海水江崖图案。
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清乾隆时期)
点翠女帽,多在喜庆节日戴用,俗称钿子。总体类于平顶帽,戴时顶部向后倾斜,上穹下广,顶如覆箕。
蓝缎彩绣暗八仙钉料珠花盆底鞋
这是清乾隆时期后妃穿用的鞋子。鞋底中央安高木跟,前平后圆、上细下宽,落地印痕与马蹄形状相似,所以俗称“马蹄底”。鞋帮为蓝缎,表面彩绣暗八仙图案。木质高跟表面刷白粉,四面镶饰彩色料珠,制成蝙蝠衔字图案,前部为“万字”,后部为“卍”字,左右两侧为钱串纹。宫中后妃穿此高跟鞋,以显示修长的身材,走路时也更加婀娜多姿。
这双鞋有没有让你想起《甄嬛传》里,皇上特意为嬛嬛制作的玉鞋?
浅蓝缎绣荷花金鱼花盆底鞋
此鞋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制。鞋底四周钉彩色料珠缀成的福寿双钱万字纹图案,寓意“万代福寿”。鞋帮为蓝色缎,其上彩绣荷花、金鱼、水藻图案。鞋口处镶有金线织成的万字纹绦边,鞋里面为白布衬。
珍珠胸针和穿珍珠石榴簪首
料石牡丹头花
红木染牙三多花卉梳妆盒
梳妆盒由四部分组成,长方形顶部置染牙围栏,镂雕勾莲纹。颈部与下部正面镶嵌一株染牙佛手,绿色花枝平伸,中为花朵,两只佛手环抱,左右枝上各有一佛手,两边装饰染绿牙方形夔纹。中部两扇红木方形门,门上有拉手,门扇上镶嵌染牙石榴、仙桃及花卉,为吉祥的“三多”纹饰。两侧镶嵌染牙山石、天竺、菊花、牡丹、水仙、桃花等四季花卉图案。红木座上浮雕菊瓣与海水纹。
透明珐琅把镜
清晚期宫廷实用器。镜为椭圆形,边框之下连带长把。镜边框以蓝色珐琅为地,绘画粉色、红色、黄色串枝花卉纹;镜背面为绿色锦纹珐琅地,绘有团寿纹、五蝠图案;镜托处镶有绿染牙,并巧妙地制成蝙蝠纹样,蝙蝠头朝下口衔一“万”字,其下有呈花瓣状红色染牙;镜长把采用透明珐琅工艺制成,先在铜胎上錾刻鱼鳞纹,再施以蓝色透明珐琅,表面描金花卉纹,透过蓝珐琅釉亦可见其下的錾花。镜把尾部附有金黄色丝穗,编结有盘肠和穗尾,中间另串一颗红珊瑚珠,尤显雅致。这件珐琅把镜对蝙蝠的刻画,寓意万福齐天、五蝠捧寿等美好含义,画珐琅及透明珐琅的组合使用,则使其身价高贵,成为清宫用品中的娇娇者。
红木柄粉红缎彩绣博古纹扇
宫扇是宫廷生活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清宫成扇以纸质及绢、绸、缎、纱、缂丝等织物质地为主,设计雅致精美、用料名贵讲究、工艺精湛极致,凝聚了国人的聪明才智,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瑰宝。
此扇上宽下窄,扇顶微微向后弯曲。扇面为粉红缎地,彩绣梅花、佛手、石榴、如意、书卷等博古图案。附黄丝双穗,红木刻花嵌骨柄。
骨柄粉红绸纳褶穿珠花纹团扇
檀木柄大红缂丝兰蝶扇
红缎平金锁线福寿活计
活计是织绣类小件配饰的统称,可以有多种组套与搭配形式。清入关前,满族贵族服饰所佩针黹活计通常重其实用性,轻其装饰性,一般每套只有四至六件。到清晚期,随着满族生活的城市化,活计实用功能逐渐退化,装饰日益时尚,活计品种逐渐丰富,每套为九件甚至更多,时称“宫式九样”或“宫样九件”,女性亦佩饰活计,但件数略少于男性。
此套活计共9件,包括粉盒、方镜、把镜、香袋、荷包、表套、扇套、镜套等。它们均以红缎地为面料,上用平金锁线绣出“福”字,两侧绣有蝙蝠、寿桃。蝙蝠代表“福”,“寿桃”表示幸福、长寿,组合在一起,寓意“福寿双全”。
清宫成套活计所用的面料、设色、款式、形状、图案 、饰珠、穗艺、织绣工艺等均一致,造型玲珑,工艺精致,设色相对鲜丽明快,色彩丰富饱满。
美食不如美器
身在宫闱,后妃们精于美食,更重美器,所用膳食、器具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按清代《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记载,仅皇后宫中所需金器、银器、瓷器等器具就多达1155件;而在进行宴饮时,更是以食器多少、不同材质和色彩、纹饰来彰显不同的地位,以此映照出清代内廷礼仪的严格典制和后妃们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沈阳故宫所藏饮食器皿为宫廷日常膳食、各种筵宴、祭祀等场合所用,材质以金银、玉石、瓷器、珐琅等为主,制作极为考究。一食一饮都浸透着鼎盛奢华,一杯一盏都蕴含着威严隆重。
金漆彩绘福寿纹镂空八方盒
此盒用于盛装食品或水果。盒盖与盒身均为镂空开当,开光处为丝网编织的天窗,用来通风透气;盖面中心位置为红漆团寿字,周围环绕红字蝙蝠、瓜蝶、缠枝等图案。寓意洪福齐天,瓜瓞绵长之意。
此盒构思极为巧妙,造型秀美,金碧辉煌,既实用美观,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性。《髹饰录》:“金漆,一名浑金漆,又有泥金漆不浮光”。清代的泥金多半是在泥金底上再加其他描绘,或泥金和其他做法相结合,此器即为泥金加黑、红色彩绘。
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
盖上部雕“圣”字,两边“辅”“弼”二字,间有卷云纹,下有飞龙海水江崖。立墙雕四行龙,间以“乾、坤、如、意”四字。口部雕菊花纹饰,底下部雕行龙、海水江崖、云蝠等纹饰。足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飞龙宴盒”金漆楷书款。其制作精细,雕刻刀法流畅,尤其是飞龙海水更显皇家气象。
乾隆款银镀金寿字火碗
火碗是清宫御膳食用火锅器皿之一,由盖碗、碗架和盛火小碗三部分组成。碗下的三足支架,附如意头护腿,底部中间架盛火小碗,进食时点燃酒精以保温食物,类似现代常见的小火锅。据清宫档案记载,火碗是用于制作“野意火锅”时必备的餐具之一,常与盘、碟、果盒、攒盒、方盒等组合使用。这和今日的一人食小火锅有什么分别。
清代时从宫廷到民间、自天子而庶民,皆盛行食火锅。据《宫女谈往录》中记载:“清宫旧制每年从旧历十月十五日起每顿饭添锅子,有什锦锅、涮羊肉,东北的习惯爱吃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混在一起。我们吃这种锅子的时候多。有时也吃山鸡锅子。反正一年里我们有三个月吃锅子。正月十六日撤锅子换砂锅。”
乾隆款青花胭脂水地莲蝠格盘
中央为圆环格,周围五瓣梅花格,格内壁以紫红色胭脂水釉描绘展翅的蝙蝠形象,蝙蝠口中各衔一青花“万”字和绶带纹,盘中央圆环格内用胭脂水釉篆书团寿,一起组成“五福捧寿”图案。盘外壁以青花、胭脂水釉绘番莲纹、蝙蝠衔磬纹。一般认为,清宫涮食火锅时用此类格盘盛放各种蘸料。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想起了上学时美术课上用的白色调色盘,是不是十分相似?
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
冰箱是清宫中专门用来保存或冰镇食物、瓜果、饮料的器物,使用时先在箱内放入天然冰块,再将食物镇在冰上。冰箱制作成本较高,仅出现在宫廷和王侯权贵家庭。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各藏有一对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冰箱,大小形状基本相同。
箱盖由两块组成,可折叠拆分,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为活板,使用时可取下。盖面的两个镂空团寿纹孔,是用于散气通风的。冰箱内为习版,内加隔层木板。
康熙款红地金寿字碗
内白釉无纹,器身外在红漆地上满绘百个异体“寿”字,足部环饰涡云纹一周。外底中心红彩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描金漆就是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的工艺,用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
珐琅釉寿山福海碗
碗外壁为深蓝色地,腹部一周以红、黄两色珐琅彩绘四朵两两相对的牡丹花图案,花心处在黄、绿地上分别篆书“寿山福海”四字。由于康熙至雍正初所用珐琅釉彩基本为进口,故传世康雍时期的珐琅器十分稀少,亦极其珍贵。
雍正款粉彩福禄万代碗
碗外壁绘粉彩蝙蝠、葫芦、藤蔓等纹样,取谐音寓意“福禄万代”,靠近圈足绘一周珐琅彩如意云头纹。足底白釉青花双框内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乾隆款画珐琅花鸟小壶
壶为短嘴茶壶样式,壶盖顶部安红珊瑚圆钮,圆钮上下为鎏金莲瓣纹铜饰;壶把、壶嘴根部镶云兽纹鎏金片,壶盖沿、壶口沿及底足沿均鎏金。壶盖、壶身及壶嘴、壶把均为天蓝色地,满饰绿色缠枝花叶及紫红色牡丹花等,壶盖两侧及壶腹两侧中央均有彩色双鸟相对起舞,展翅而翔。壶底为纯白色,中心位置有楷书“乾隆年制”4字2行方图章红色款。
乾隆款矾红龙纹天鸡高足盖碗
此碗分为上盖、下碗两部分,均为白釉地绘以矾红图案。盖钮是一只形态可爱的镂空天鸡,天鸡钮以深浅色矾红绘鸡首、羽毛等纹饰。盖面绘有二龙逐珠纹,巨龙双臂生有翅膀,身边满饰火焰纹;碗外壁所绘图案与盖面相同,亦为两条翼龙飞逐火珠形象;碗盖内、碗里心中央均有朱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框图章款。天鸡高足碗式,始见于明代永乐年间,清朝仿其式亦有烧制,既是佛堂陈设的祭器,又是宫廷筵宴中的饮食器。
乾隆款粉彩金地莲蝠盖碗
乾隆时期描金瓷器的制作,是将金粉直接描绘在器物上,由于工艺复杂,耗金量较大,因此只用于高级瓷器上。此件盖碗耀眼的金色,鲜艳的粉彩,反映出乾隆朝瓷器的华丽与高贵。
盖上有足形钮,以便将盖倒扣时可像碗一样稳立于桌面。整个盖碗表面为金地粉彩,盖碗里面及钮足、底足内均为苹果绿色釉;盖面满饰粉彩缠枝花卉,腹部图案与碗盖图案相同,亦为缠枝花卉间以4朵宝相花纹、4只淡蓝色变体蝙蝠和4个蓝色盘肠图案;腹下部绘一周彼此相衔的空心如意头纹,近足部饰一圈蓝色、粉色蕉叶纹,底足表面饰一周小米珠点;盖钮及碗底白色方框内均有红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
乾隆款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
瓷胎画珐琅是清康熙晚期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施于瓷胎上创新的新品种,珐琅瓷器主要是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养心殿造办处、圆明园造办处)制作,专供帝后御用。
此盘口沿、底足均鎏金,口沿内外侧均有一圈回纹,盘内中心蓝色篆书团寿纹,周围环绕四朵紫红色牡丹花及蓝绿色叶子,外圈为蓝绿色缠枝花叶,间以规整的蓝色篆书“万寿无疆”四字。盘外沿纹饰图案与内沿相同,盘底中央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银蝠寿字羹匙
柄端为如意形,匙及柄内侧刻有蝙蝠、团寿、“万”字及绶带形花纹,有万福、万寿的寓意。柄外刻“库平重一两三钱八分”字样。
如意头柄银镀金叉
金叉柄首錾刻成如意花苞形,中部錾刻椭圆形双面蝙蝠,其下双股间焊接双面蝙蝠纹。
画珐琅瓜瓣花卉唾盂
唾盂分为上盖、下盂两个部分,上盖顶部有圆钮,钮下饰红黄色、蓝绿色两层如意头纹;盖下部口沿鎏金;下盂碗口部接八棱八瓣形板沿,板沿外端亦鎏金;唾盂盖、碗及板沿两面均为淡黄色地,工笔重彩描画多种花卉、瓜果、蝴蝶等物,其空白处,施以细密的棕色斑点。
陈设把玩更是不能将就
后宫陈设为内廷造办处加工,有寝室用品、各式摆件、文房及佛堂用具等,彰显其皇家气息。这些清宫旧藏、宫廷御用,既显示了君主的权威气概、皇家的富丽堂皇,又在细节之处体现着别致独到的审美意趣和万福万寿的精神追求。最突出的特点是当作使用器具,而非当作财富收藏。
掐丝珐琅玻璃座灯
座灯均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圆柱形玻璃灯罩,罩上球形圆钮及罩顶部、底部均为镂空鎏金缠枝莲纹,罩肩部浮雕鎏金云纹,玻璃罩由四根鎏金云纹柱隔成四个组合,每块分绘四季花鸟、山石图案。底座为台座形状,有圆形须弥座、镂空栏柱、圆形台座和方形底座组成,兼用錾刻、鎏金和掐丝珐琅工艺,最底部方形底座为蓝地满饰缠枝花卉纹,并在一侧安置有可开关的抽屉,设计巧妙,新颖别致,实为宫廷用品中的新奇之物。
刻凤纹黄铜手炉和掐丝珐琅莲蝠长方手炉
刻凤纹黄铜手炉,上部为圆形镂空炉盖,盖面满饰排列整齐的六棱体蜂洞,中间有一圆形花瓣图案。炉身呈扁圆形,腹部略宽,表面为光面,浅刻麒麟、凤凰及牡丹、梅花和云纹等图案。
掐丝珐琅莲蝠长方手炉炉盖四面全为鎏金地,以画珐琅绘花卉纹;顶部全部为镂空形式,有双喜字、缠枝柿子纹、花卉纹。炉身呈长方形,口沿以下为变形莲瓣纹,腹部四周均以蓝色珐琅釉为地,满饰缠枝宝相花,宝相花两旁有两只红色蝙蝠,有鸿福齐天的吉祥寓意,底沿处为一圈卷草纹。炉盖两侧有双提梁,梁下为鎏金蝙蝠柄托。
清象牙雕酒令筹盒
乾隆款牙透雕群仙笔筒
腹部镂雕的人物、楼阁、松石立体感极强,诸如马缰绳、栏板、松针等细微处雕工亦细致入微。
牙雕婴戏芦瓣臂搁
牙盖葫芦蛐蛐罐
罐身匏制,为棕红色,罐口与圈足均为象牙雕制。顶盖为圆形,盖心镂雕万字不到头纹,作罐内通气之用;盖顶相背圆雕两朵盛开的牡丹花为纽,花朵层次繁茂、雕琢细腻,枝叶交错,花旁雕有含苞欲放的花蕾。
珐琅勾莲桶式花盆
花盆表面除施珐琅釉之外,全部鎏金,金光灿灿。
花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掐丝珐琅制花盆,下部为錾胎珐琅制底座,口部錾刻一圈回纹。表面突起两道绳纹横箍,将竖条状桶壁分成若干方格、长方格,各格内均用紫红色地,中心位置以掐丝珐琅做深、浅蓝色番莲花朵。
底座錾刻俯仰莲瓣纹并填以深蓝色珐琅釉;表面錾刻一周缠枝纹,填浅蓝色珐琅釉,宝相花花瓣和花心填深蓝色、粉色、绿色珐琅釉;底座下部镂空卷草纹,在4个如意头形底足下另有一道圈足。
掐丝珐琅童足式万年青盆景
盆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碧玉、珊瑚制成的万年青植物,枝叶茂盛,果实艳丽;下部为掐丝珐琅制花盆,盆为圆口桶式,口沿、腹中央、底沿分布三道鎏金绳纹箍,盆底稍内敛,底下有三个鎏金跪童式足;盆腹有竖向鎏金立柱,将桶面分成多个长方形竖格,格内为朱红色珐琅釉地,以掐花珐琅制黄、蓝、白、绿、紫色花瓣图案,花朵边为卷曲的金色枝条,在器表构成一组组优美的弧线,增添了花盆的光亮与动感。盆景上部的红、绿鲜花与下部的珐琅花盆相映生辉,实为清宫陈设中的华丽精品。
乾隆款粉彩镂空三友转心瓶
转心瓶是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创新品种之一。转心瓶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套颈,中间为套瓶,下部为瓶底座(内芯与底座连接一体)。转动瓶腹,镂空部分隐隐可见芯上的飞龙赶珠。
沈阳故宫不仅是清朝入关前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帝皇太极的龙居之所,更是迁都北京、一统中原后诸帝东巡祭祖的驻跸重地。曾经的大内禁宫已开放成为一座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那些贮藏于此的清宫遗珍向我们讲述着皇家的历史和深宫的岁月……来自盛京 拂去历史的面纱
文中图片拍摄自国家博物馆“金玉满堂”展、首都博物馆“来自盛京”展,以及沈阳故宫博物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