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继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在国内掀起今年最大的主题公园热潮之后,我国本土一家主题公园运营商的大动作,让大家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此。
作为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主题公园运营商,海昌海洋公园这次一口气卖掉65.3亿元的项目,正式迈上“轻资产”运营之路,似乎给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弯道超车提供了一种可能。
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控股有限公司公告近日称:已与亚洲私募巨头MBKPartners(安博凯)订立协议,出售包括武汉、成都、天津、青岛共4个已建成的海洋公园100%股权,以及郑州在建的海昌海洋公园66%股权。交易总代价为65.3亿元。
目前,海昌海洋公园已经在上海、三亚、大连、青岛、重庆、天津、成都、武汉、烟台、郑州等城市布局了11个海洋文化主题文旅项目,每年游客接待量超2000万人次,累计游客接待量超1.4亿人次。
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作为西南地区专业的海洋主题公园,运营已超10年,也是许多成都人美好的回忆。其实现在虽受疫情影响,但人气也还不错。
考虑到海洋公园专业性太高,股权出售之后大概率仍会代为托管运营。
众所周知,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是内地起步较早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在主题公园的运营中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作为国内主题乐园的领军,海昌面临的质疑似乎真实反应了国内主题乐园的运营困境,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与反思。
纵观海昌海洋公园的战略扩张史,采取了从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再到一线度假目的地的策略。
上海之前已建项目地址包括成都、大连、青岛、重庆、天津、武汉及烟台。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更是海昌布局强二线城市的代表之作。
因此,让我们把目光先回归到成都海昌海洋公园,从他的现状与运营路径中梳理线索,再聚焦海昌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找寻缓解国内主题乐园之痛的良药。
“八年之痒”
2010年7月28日,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破冰起航。时隔8年,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现状究竟如何?
大众点评网友观赏羊点评到:“网上看到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老、旧、小的各种传言,甚至犹豫取消本次行程,但一整天游玩下来,感觉还行,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大众点评网友糖糖点评到:“周末不知道带小朋友去哪里玩,于是兴致勃勃的来了,但是单价门票太贵,里面的海洋动物还可以,但设备很陈旧,园区内的餐饮更是无法吐槽,贵且难吃,建议自带口粮。”
大众点评网友李先森点评到:“冲着名气可以来看个新鲜,但确实没有什么记忆点,不会再来第二次。”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是国家级极地科普教育基地,涵盖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娱乐方式,致力于营造亲近自然、幸福亲子的欢乐主题氛围。其单馆围合式的游览布局、自主驯养模式开创了国内海洋公园的先河。”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10,000美元,正处于主题公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间窗口。在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主题公园的经济发展动能强大,具有联动旅游产业链上游基础交通、下游游客以及园内酒店、餐饮等效能,是文化旅游消费经济重要支点。
随着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巨头成功入华,和越来越多本土品牌的扩张,国内主题公园不断发展壮大。今年9月底,主题娱乐协会TEA和建筑咨询公司AECOM联合发布的《2020年主题乐园与博物馆报告》显示,亚太地区Top20主题乐园中,有13家都位于中国。
尽管在疫情初期,中国是第一个实施限制和停业关闭措施的国家,但新的乐园仍在不断开业,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增加了约20个主题乐园,比如华侨城和方特都开设了新乐园,长隆欢乐世界进行了扩建,香港海洋公园则开放了全新水上乐园。
对于海昌海洋公园来说,虽然转型轻资产模式可以提速发展,在连锁规模上超过国外的对手,但是,本土主题公园在衍生品开发方面,仍与迪士尼和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相距甚远,在这方面业务上的改进空间很大。
对于其他中国主题公园来说,“轻资产”也并不能“包治百病”。首先,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走轻资产之路需要重资产的积累和完备的转型战略步骤;其次,轻资产模式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和IP的影响力等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在自身盈利都难保的情况下,实力不够强的企业切忌盲目跟风。
总的来看,随着国内、国际IP的不断加码,主题公园竞争将呈现本土与国际品牌齐开花、文娱与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格局。而在后疫情时代,庞大的客流与繁复的防疫工作对于主题公园的管理与运营要求更高。如何在科学管理、高效运营的同时,在新形势、新消费格局下推陈出新,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随着文旅市场的逐步复苏,新的入局者将会给国内主题公园产业带来什么新契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最新鲜最生猛最重磅的独家报道,以及探索四川频道,敬请登录抖音APP,关注“四川向上”,官方抖音号:sichuan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