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本报记者 刘猛 见习记者 杨晓涵
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总体复苏,稳就业政策不断出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 然而,青年失业率连续五个月上升至20.8%,创历史新高。
一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 两者为何背道而驰? 政策将如何应对? 《证券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求职招聘困难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与青年就业的特点以及经济复苏初期企业的用工需求有关。 数据显示,当前制造业仍是青年就业的主要领域,其中电子制造业占比最高。 但今年以来,电子制造业新增就业岗位不足,部分企业甚至实施了裁员。 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看,雇主倾向于青睐与工作所需技能更匹配的员工,而不太愿意承担年轻员工的培训费用。 基于这些情况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目前我们正处于青年就业“低迷”的阶段,这是青年失业率偏离总体失业率的主要原因。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从年轻求职者的角度来看,生活成本高、起薪低、工作内容不符合预期等因素降低了年轻人的求职意愿; 从招聘人员的角度来看,一些雇主更青睐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人才。
“有些人不想加班,因为他们对工作时间不满意。” 一位在玩具店工作的店员告诉记者。 同时,她提到,找工作遇到障碍的原因之一是工作内容和工作距离不符合预期。 。
23岁的服装店店员的儿子仍然失业在家。 谈及尚未入职的原因,该业务员表示:“工资太低,生活成本又高,他不愿意干。”
据麦科斯研究院6月9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近60%的本科生和超过80%的高职生起薪不到6000元。 智联招聘调查显示,今年没有具体计划的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群体比例较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
与年轻人“就业难”相反,是招聘方对扩大招生的谨慎态度,以及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人才的偏好。
李先生是一家农贸市场的经理。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这里不招年轻人,年轻人缺乏经验和技能,很难达到招聘岗位的工作要求。”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陆峰认为,2023年经济确实在复苏,但宏观经济的复苏并不像预期的那么顺利。 这导致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就业信心不足。 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即使短期内经济复苏,终端产品需求增加,企业也会将其视为短期现象,增加求职人数。 政府对于扩招将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当前就业总量和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就业岗位总量相对紧张,竞争激烈,导致年轻人就业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紧缺,年轻人在企业中出现“就业难”、“招工难”。
稳就业政策需加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辉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总体来看,青年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 从总人口来看,据初步测算,5月份,城镇16-24岁青年总人口约9600万人。 许多 16 至 24 岁的学生是尚未真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 有超过 3300 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 在这3300万多人中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找到了工作。 目前,约有600万人仍在工作。 找工作。
二季度以来,稳就业政策持续加码。 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提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实行一揽子社会保障。落实保险补贴、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 和其他政策; 继续落实稳定就业返还失业保险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返还不超过上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
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政策将如何应对? 明确建议,一是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复苏,以扩大就业; 二是加大政府对企业稳定就业和扩就业的支持力度,调动企业就业积极性。 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 第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
付义夫表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关键在稳企业。 具体而言,要在减税降费、发放补贴、减少裁员、加大财政支持等方面下功夫; 同时,制定相关就业市场弱势群体就业政策。 完善劳动权益保障、灵活就业人员保险费等政策制度,促进“新个体”经济强劲增长和更好开放拓展消费和就业新空间。
展望未来,王庆认为,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增强,企业用工需求充分释放,经济复苏对就业的提振将传导至青年群体。组,青年失业率由升转降。 至于青年失业率能否从目前20.0%左右的高位状态逐步下降到疫情前12.0%左右的正常水平,主要取决于后期经济增长的力度、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青年群体能否适应就业市场。 变化趋势等因素。
图片 |
生产 |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