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2014年腊月的一天,在火葬场工作的杨师傅遇见了一件怪事。
当天,他像往前一样把死者遗体送进火化炉进行火化。一般情况下,火化开始后,他都在一旁关注下炉内的焚化程度。
随后,他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火化炉里,好多百元大钞随着火苗上下翻飞起舞,不一会儿,整个炉子里都飞满了钞票。
杨师傅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他以为自己看花眼了,便叫来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
在好几个工作人员的确认下,他们肯定,火化炉里被火苗快速烧成灰烬的,是真真切切的钞票。
大家纷纷猜测,肯定是有人将钞票放在了逝者的寿衣之中,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何要这么做?为何从逝者离世到被推进火葬场,都没有一个人发现藏在寿衣下面的百元大钞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实,把钞票藏在寿衣下面的正是逝者自己。他姓陶,是江苏省阜宁县三灶镇人。
后来,经过查证后,被陶老汉藏在寿衣下面的钞票,足足有21万。
听到这巨额数字,众人惊诧不已:陶老汉为何会将这么多钱藏在寿衣里,同自己一起火化了呢?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我们一起来看看陶老汉这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陶老汉是家中的长子,所以他从小就很懂事,帮着父母一起照顾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
家里贫穷,供不起几个孩子一起读书。陶老汉上了几天学后,就主动提出外出打工,补贴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
这么多的苦日子,让陶老汉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从不乱花一分钱,更不舍得为自己买东西。一件衣服破了,补补再穿,就这样缝缝补补,过了一年又一年。
后来,弟弟妹妹们长大了,不需要自己帮助了。他才考虑起自己的终身大事。
在打工的地方,陶老汉认识了妻子。虽然他手里攒下了几个钱,但对于结婚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不过,好在妻子并不嫌弃他,甚至还安慰他:“有多少钱,我们就办多少事儿!”
对此,陶老汉十分感激妻子。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妻子好。
婚后的日子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也越过越好。要强的陶老汉每天都干活干到很晚,每月发工资那天,他只是拿出一点工资买些好吃的,剩下的钱便全都如数交给妻子保管。
两个人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也算美满幸福。
没过多久,妻子就为陶老汉生了两个儿子。儿子们的出生,让陶老汉浑身充满了干劲儿。他更加卖力地干活,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让妻子和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妻子突发重病,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
陶老汉对妻子的离世悲痛不已,从不轻易落泪的他,在那几天里,好像把这辈子的泪都流完了。
看着两个还需要人照顾的儿子,陶老汉没有时间悲伤,妻子葬礼结束后,他就又开始了奔波和忙碌。
年纪轻轻就成了鳏夫,陶老汉家里的亲人都劝他再找一个,一来有人体贴,二来两个儿子也能得到照顾。
陶老汉却不这么想,他害怕不是亲生的,人家不会真心对两个孩子好,而他不想让两个儿子受一点点委屈。
从那以后,陶老汉又要打工挣钱,又要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又当爹又当妈,十分艰难。
陶老汉一心想着两个儿子,从没想过要任何回报。他只是希望,老了以后,两个孩子能让自己老有所依,给自己养老送终就行。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愿望,两个儿子都没有满足他。
儿子们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没几年就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在他们当地,孩子们成家立业后,都有跟父母分家的习惯。对此,陶老汉也觉得正常。
他将家里的房子和几亩田地都分给了两个儿子,这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他毫无保留都给了孩子。
然而,孩子并没有感恩,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分家以后,陶老汉觉得自己还能干活,就没提要两个儿子赡养的问题。他在离家不远的县城租了一个小房子,每天出去捡垃圾维持生活。
陶老汉自己一个人生活,更加节省了。他不舍得为自己买肉吃,衣服也是穿了十几年的旧衣服。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一个捡垃圾的,穿衣服没好赖。
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附近的几个小区翻倒垃圾桶,趁着垃圾车没收垃圾前,把垃圾桶里的饮料瓶、旧纸箱子捡出来。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垃圾箱里的饮料瓶也多了不少。很多时候,陶老汉都能捡不少空瓶子,卖不少钱。
然而,常年的辛劳加上节省,让陶老汉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有一天早上,他刚起床,就感觉一阵眩晕,倒在了出租屋里。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这期间没一个人来过。如果他就这样倒地不起,估计也没人知道。
陶老汉坐在床边,表情有些落寞,孤单的身影有些可怜。
从他在这里租房捡垃圾开始,两个儿子从来都没来过。每次打电话,没说几句就说忙,然后匆匆挂了电话。
陶老汉理解他们,所以从来不抱怨什么。但如今,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身边确实需要有人照看着。
第二天,陶老汉先来到了大儿子家,从未开过口的他,提出要在最后的日子里住在儿子家里,让儿子为自己养老送终,这是他这一生对儿子唯一一次提出要求,更是他最后的愿望。
把陶老汉“榨干”的儿子,认为父亲如今是个“捡破烂”的,手里肯定没钱。住在这里,自己肯定还要管他吃管他喝,多出一笔开销。所以,儿子以顾不上他为理由,拒绝了陶老汉。
接着,陶老汉又来到小儿子家里,小儿子从小嘴就甜,见是父亲来了,一口一个“爸”地叫着,还忙着给陶老汉端茶削水果,陶老汉心里暖暖的。
可是,当陶老汉把对大儿子说的话,又对小儿子说了之后,小儿子就开始百般推脱,一会儿说家里没地儿住,一会儿说媳妇儿不习惯家里多个人,上个厕所啥的都不方便。
陶老汉听懂了小儿子话里的意思,他站起来,默默地离开了。
刚好那时临近春节,陶老汉从县城回到了农村老家,他趁着两个儿子都在的时候,再次提起了赡养的问题。
两个儿子当着陶老汉的面,再次互相推脱起来,兄弟俩还为此大吵一架,中心思想就是谁也不愿意将陶老汉接到自己家里住,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陶老汉彻底心凉了。无奈的他,只好带着满腹委屈回到了出租屋里。
两个儿子也没打过电话,询问父亲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人都说,老年人一旦没了心劲儿,就会加速衰老。陶老汉也许就是如此,这个世界上,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对他毫不在意,甚至不愿承担赡养责任,他寒心了、绝望了。
再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春节过完没多久,陶老汉一个人在出租屋去世,直到临死前,两个儿子都没有出现。
21万带进火化炉的真相
没过几天,陶老汉去世的消息就传到了两个儿子那里。两个儿子刚听到时确实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小儿子甚至不愿出面料理父亲的后事,最后还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去了父亲租住的房子。
两个儿子姗姗来迟,街坊邻居都已经去过了陶老汉的床前,查看了情况。
他们说:“陶老汉可能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早早买了寿衣,回来后又自己套在身上,从头到脚穿戴整齐,包裹得严严实实。”
两兄弟来了之后,只匆匆在父亲的遗体前看了一眼,便走出了出租屋。在他们眼里,捡破烂的父亲,屋里又脏又乱,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他们一刻也不愿多待。
两个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就拨打了当地火葬场的电话。火葬场人员赶来后,直接让穿着寿衣的陶老汉拉去了火葬场,两兄弟只是简单地在外面等着骨灰。
于是,就出现了杨师傅看到的那一幕。他慌忙出来,跟两兄弟说了自己看到的情况。
两兄弟听完杨师傅的话,面面相觑,他们十分惊讶,父亲的寿衣下面怎么还藏得有钱?
杨师傅看着两兄弟的样子,显然是不知道这件事情,于是他又上报了火葬场领导。
当地媒体得到了消息,也匆匆赶来调查事情真相:陶老汉为什么要将钱藏在寿衣下面?寿衣下面到底藏了多少钱呢?
两个儿子根本不在意第一个问题,他们在意的是,自己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他们再次来到父亲租住的房子。这一次,他们也不嫌屋里又脏又乱了,在一番细心的翻找后,他们找到了一张存折。
这张存折告诉了他们答案。
存折上的取款记录表明,在陶老汉去世一年前,他就开始陆陆续续把钱从银行取了出来,加起来一共有21万元。
对于这笔巨款,两个儿子毫不知情。
如今,面对已经烧成灰的钞票,他们的内心不再像面对父亲的死那样,毫无波澜了。
媒体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对此事进行了大肆报道。广大网友面对事实的真相,众说纷纭。大多数网友都是对两个儿子的指责,说正是他们的狠心,让老人家彻底寒了心。
其实,如果陶老汉真的对两个儿子失望了,不在乎了,他也不会一次次提出要去儿子家住。
他一次次给两个儿子机会,只是希望在最后的日子里,能和儿子相伴,但却迎来了一次次失望。
再者说,如果他真的不在乎两个孩子了,完全可以将这笔“巨款”捐给别人,再告诉两个儿子,这样才能达到“报复”的目的。
但是,陶老汉并没有这样做,他这一辈子都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直到最后,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
他把钱藏在寿衣下面,就是希望两个儿子为自己收尸的时候,能直接看到这笔钱,他自始至终都想着两个孩子,为孩子考虑。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两个孩子竟然连多看一眼他的遗体,都不愿意。
有人说,如果两个孩子,当初有一个愿意赡养父亲,那这笔钱就是谁的了。
也有人说,如果两个孩子,在父亲去世后,给父亲洗洗脸,擦擦身体,那也能发现寿衣下面的“秘密”。
然而,这笔21万元的存款,最终的结局却是和陶老汉一起变成了一把灰。
中国有句古话,叫“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在农村十分明显。家里必须生个儿子,这辈子才算有了依靠。
可是,面对陶老汉这样的悲剧,我们还能淡定地说出“养儿防老”这句话吗?
陶老汉的事情并不是个例,在这场悲剧的背后,反映的是老年人失去生活能力后,被子女抛弃的道德问题。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