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5月22日,江苏省常州市下起了大雨。 一所学校的许多学生只能在校门口冒着雨等待。 有些学生没有带雨具。 之所以不让他们进校,是因为学校规定7点20分才开门。 家长抱怨学校不应该这么死板,当地教育局回应称,家长应该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预案,并告诉学校,面对特殊天气,学生会得到妥善安置。
表面上,教育局的反应是严厉的。 一方面强调了家长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表示要和学校“谈”。 但仔细了解一下这个措辞就会知道,教育局其实是在污蔑家长,并且认定学校的做法没有问题,因为以后只会找学校“说说”,不是“请求”。
相关视频截图 其实,这次很多普通网友也站在了学校,认为学生被雨淋的责任在于家长没有提前准备,不能靠学校,如果他们提前入校又没有老师照顾,事故责任难以确定。 更何况,以后学生会无视校规,早早入学,学校的管理也无从谈起。 这些观点乍看之下很“理性”,但隐藏的却是麻木。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时的情景。 一群学生冒着雨站在门口。 开学时,他们可能全身湿透,只能扛一天。 但只要提前几分钟开门,让学生先进来,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开学时间的规定重要,还是学生的身体健康重要? 我相信任何尊重常识和做人基本原则的人都应该知道答案。
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并不是说法规不重要,而是当现实与法规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多思考冲突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墨守成规。 即使在最严厉的刑法中,也有“紧急避险”条款,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当一项规定已经明显威胁到学生的健康时,我们是否只能指责学生违反规定是罪有应得,而不去思考规定是否合理、是否有优化空间?
学校当然可以确定一个开放时间,但是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可能每天都送到校门口,难免有时候会提前送到。 如果天气正常的话,同学们多等一会开门也没关系。 但遇到这种特殊天气,学校可以在规章制度上加一条:雨雪等特殊天气可以提前进入学校,以免下雨。 一个非常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实现规则和人情。
规则是抽象的,生活是具体的。 在讨论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时,不能轻易往大纲上无限往上走。 有人说特殊天气提前进校,就会被贴上违规的标签,然后想想以后大家不遵守规矩怎么办。 大家都不尊重规矩的危害,纷纷来反对下雨天提前进校门的事情。 这也是逻辑的滑坡。 看似环环相扣,其实只是大脑的补充和联想。 如果把“应急避雨点”常态化,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总之,在谈规则的时候,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关心,看到学生无谓的淋雨学生淋雨等开门,什么都不做学生淋雨等开门,以这种心态制定的规则,注定是冰冷的。 将这样的规则应用到学校这样的场景中,就更具有讽刺意味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