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指南 正文内容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翻译)

阿立指南 生活指南 2023-05-21 22:05:16 121

青史斑斑|一树新栽益四邻古人种树漫谈在古代人的理想生活中,树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树木不仅是背景,也是古画中的主角。图为清代画家兰英画的白云红树(部分)。画面大部分是各种颜色的树,一个老人拄着拐杖走向这片美丽的森林。(资料图片)

明天是植树节。春天是种树的好时候,万物生长茂盛。古人重视植树造林,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赋予了虞书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桑葚和橘子是留给后人的。

有一次,孟子向梁解释如何实现他所谓的“王道”:“五亩之屋,盖桑葚,五十人可披帛。一只海豚和一只狗这种动物没毛病,七十只都能吃肉。百亩地,不抓紧时间。一家几口人可以没有饥饿。谨遵教旨,以孝施之,授白者,不担戴于道。七十人穿丝穿肉,百姓不饿不冷。然而,他们不是国王,他们什么都没有。”

孟子不厌其烦地在许多场合宣扬这一理想。在他看来,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于人民能够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倡仁义道德,王权和仁政就触手可及,要丰衣足食,就要种树。

树的种类有几千万种,唯独桑树受到古人的青睐。桑叶为蚕提供食物,可以从蚕茧中提取蚕丝,再经过巧手制成丝,在东西方流通。养蚕和缫丝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依靠这两大独家秘笈,丝绸成为中国古代出口海外的代表性商品。除了桑叶,桑树皮还可以造纸,桑树还可以入药,酿酒。

由于桑树的经济价值高,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所以成为古代人们广泛种植的一种树。可以说,桑树是古代人经济生活的支柱。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上书后主,说明自己的事情:“今成都有桑植八百株,田地十五顷,子孙衣食足。”家里有桑园,足够他们的孩子有衣有食。他不想让政府特别对待他们的孩子,也不想给他们留下任何剩余的钱来显示他的清廉。

无独有偶,三国时,吴国的恒力留给后代的不是金银,而是树木。不像诸葛亮,他留下了柑橘树。恒力的妻子是个好妻子,她不希望当官的丈夫花太多时间打理家族生意,所以恒力一家过着拮据的生活。恒力理解他妻子的痛苦,但决定为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他派人在武陵县龙阳县的沙洲上种了几千棵柑橘树。临终前,恒力告诉他的后代,他在隆阳有“一千个木奴”。他们可以没有食物和衣服,每个“木头奴隶”每年可以赚你一个丝绸。儿孙不知道这个“木奴”是什么。当柑橘树在吴末成熟时,子孙们意识到这就是所说的“木头奴隶”。一千棵柑橘树带来了几千匹丝绸,足够恒力的妻儿过上好日子了。难能可贵的是,恒力的妻子还在这件事上继续教育子孙:“人患无仁义,不患无财。贵穷则耳好。”能够要求简单,不愁吃穿,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科技史家的研究,“据文献记载,最早驯化栽培柑橘类植物的地区是中国”,屈原在《橘颂》中称赞柑橘树为“帝王家谱”。我国柑橘的人工栽培开始不晚于东周,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柑橘树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河边和湖边的柳树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一首关于在柳州城西北角种橘树的诗:“手植橘二百株,春来满城新叶。方楚可同情御树,却不学荆州李母奴。几岁开花闻雪?谁挑的是实物,看到的是挂珠?如果教你在森林里坐着,你会觉得自己像个老人。”

刘渊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生活已经失意多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因革新失败被贬北京。他在永州生活了大约十年,然后在更偏远的柳州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上面这首诗的第二联,用了两个柑橘树的典故。“楚客”是屈原,“荆州”是恒力。柳宗元显然更爱屈原笔下的柑子树,因为屈原赋予了柑子树“独立、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这也是柳宗元在逆境中对自己的期许。

刘渊在柳州的西北角种了柑橘树,在柳江边种了柳树。他似乎打算种树来减轻痛苦。他有一首《植柳戏》:“柳刺柳州史,植柳河边。笑着笑着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了过去。阴天的时候会高耸入云。想想人家树,羞羞。”“刘”与“刘”谐音。古人送别的时候,把柳树折起来送给对方。柳含相思之情。刘渊担心自己种下的柳树有朝一日会长成参天大树,却没有值得称道的功绩流传后世。其实刘源是被高估了。他放出奴婢,在柳州种树,让柳州人怀念千年。

古代很多地方官种树,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美化了环境,恢复了生态。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疏浚西湖,修筑白沙堤。种植在堤岸上的树是柳树。据说白居易治理杭州是以简朴为基础的。“犯法的穷人在西湖种几棵树;有富民赎罪者,使西湖开几亩田。”多年以后,“湖都扩大了,树都成荫了”。

古代政府鼓励百姓种树,在一些朝代,种树的多少是评判地方官员行政政绩的标准之一。《宋史律令汇编》卷四十九中提到“凡县官任之时,皆奢植树木,视其情况而赏”。同时,“凡县官任上,种树失三分,降半年排名;五分半;八分一都”,涉及到宋代非常复杂的考试制度,用比较简单的话来解释。宋代官员每年有一次小考,三年有一次大考,“考试成绩会成为其资历的一部分,根据资历的长短晋升官阶。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将受到降级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处罚,从而在资格排名上落后于他人。

“庆元”也禁止人们随意砍伐树木。卷八十提到,自己种的桑葚、柘树,如果没有腐朽,没有灾损,是不能砍伐的,否则就得“贴六十”。因与他人发生冲突而砍伐对方种植的桑葚、柘树的,根据砍伐次数不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积五尺只需一年;一;一年半”,所谓“一功”,是指“一脚踩木身,周长四十二尺为一功”。

顺天木之星。

中国人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感情,树也不例外。我们赋予一些树特殊的意义和感情:三国时代的名医董枫,治病不收费,只请病愈的人在山上种杏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山变成了一片杏林。今天,我们仍然用“杏林春暖”这个词来赞美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医生;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在他感人至深的著作《吉翔选志》中回忆说:“宫廷里有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种下的,现在它们很优雅”。枇杷树象征着这对夫妇和他们幸福家庭的深厚爱情,也与不可挽回的过去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不仅对树有深厚的感情,也从种树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北魏的贾思勰写了一部农书《齐·姚敏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介绍了许多关于植树的知识。在序言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植树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个故事讲的是西汉有一个叫范仲的人。他想做一些实用的器皿,于是先种了楸树和漆树。认识他的人都想,为什么不直接做器皿,而是先种树。实在是太笨拙了,但范忠还是坚持种树。经过几年的收获,梓树和漆树派上了用场。就是当初嘲笑他笨手笨脚的那个人向他要木头和漆。贾思勰的这个故事证明了“一年之计在于晨;十年规划胜于树木”。

树木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细心持续的养护,耐心等待收获,做大事也是如此。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深知这个道理。在贾思勰之前,他已经意识到“一年的计划并不比树木的山谷更好;十年的计划就像一棵树;终身规划不如培养人。“人才是稀有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教育。他也看到了,虽然培养人才比植树造谷花的时间长得多,但回报也大得多。种谷只能“得一树”,种树可以“得十收”,但培养人才可以“得百收”。如果人才得到精心培养和正确使用,一个国家一定会强大。用管仲的话说,这是“王者之门”。

中国人也从植树的过程中学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在柳州种过柳树和柑橘树的柳宗元,是一个真正懂得种树的人。他的名著《郭拓植树传》是一部深刻的寓言。郭拓是长安郊区植树能手。他的树又高又直,结果累累,他移植的树没有一棵能活下来。别人向他要种树的秘方,他明确表示自己没有秘方,只是“对树好,让他们好”,即尊重树的生长规律,但不多干预。他提到有一种人是种树的。他们早上去看,晚上摸摸,甚至捏捏树皮看看是死是活,摇摇树干看看是否栽稳了。这不是对树的爱,而是对树的伤害。由此,刘源认为,要种好树种,就要尊重自然规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要处理好,规律也要尊重。

在中国人眼里,人与自然,包括树木,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正如人们对待树木一样,树木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对待他人。春天,我们种下一棵新绿苗,期待一片绿荫。(罗慕赫)

文章目录
    搜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