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清明”一词称谓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4-06 14:04:52 190 0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上官云)“燕子来新社,梨花迟迟清明”。 清明节到了,草长莺飞,万物欣欣向荣。 民间有许多祭祖、扫墓、吃青团等习俗。

山东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清明节是三个节日,清明具有节气和节日的双重身份,“清明”一词作为称谓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春天很美,也可以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 在清明节的众多习俗中,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等户外活动不在少数。 此外,相传“蹴鞠”是为训练军队而发明的活动。 唐代“清明蹴鞠”盛行。

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_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魅族清明节日壁纸

资料图:艾草青年团。 庄原摄

清明节的主题是什么?

清明节又称清清节、祭祖节等,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郑彦认为,首先,清明节体现了顺天应时的精神。 清明节正是播种、养蚕、采桑的时节。 世界各地的农民对自然规律都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会举行祭蚕神、祭稻牛等与农耕有关的活动,体现因地制宜的意义。

其次,清明节体现了生命关怀意识。 清明祭祀和各种纪念活动,是一种对逝去生命的关怀,是对过去的尊重,是一种追根溯源; 清明节期间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展现了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清明节展现了一种感恩的态度。 祭祖其实是一种人生伦理的教育,是对祖先功德的感恩。 感恩是社会的基本伦理基础。 在记忆中学会感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会让人充满爱与同情。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魅族清明节日壁纸_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

郑彦介绍,清明这个称谓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管子·小官图》中明确提到了清明,即“十二清明,下诏”。

据汉代《淮南子·天问训》记载,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二,则清明风至,声胜中禄”。 “万物生于此时,皆清明”,故名清明。

民俗学家认为,清明作为民间节日,起源于唐代,主要是当时寒食节习俗活动的结果。

跟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寒食节,顾名思义,就是吃寒食(寒食)的日子。 相传其来历与介子推有关。

据宗默《荆楚岁史记》记载,南北朝时期,寒食节一直持续到冬至后105天,风俗活动开始更加丰富。 到了唐代,寒食节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节日。

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_魅族清明节日壁纸

资料图:做好的清明糕放在叶子上,上锅蒸。李贺摄

寒食节从冬至后的第105天开始,一般持续三天以上,日期也在清明节气前一到两天,所以寒食节的相关活动也会清明节举行。

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_魅族清明节日壁纸_清明节是三个节日

上巳节一般在三月的初一巳日。 汉代,上巳被定为节日。 魏晋以后,固定时间为三月初三。 主要活动包括祓禾和外出郊游。

由于时间紧迫,上巳节和寒食节的相关习俗逐渐融入清明。 于是,清明逐渐改变了性质,有了节气和节日的双重身份。

清明节有哪些户外活动?

天气晴朗的时候,很适合去户外散步。 在清明节的习俗中,有荡秋千、放风筝、踢足球、拔河等各种活动。

秋千最早流行于北方。 《艺文类剧》中有“北山戎寒天以秋千为戏”的记载。 到了唐代,荡秋千已经兴盛,被誉为“半仙戏”。 是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主要娱乐活动。 到了宋代,人们还发明了“水秋千”。 据记载,清明节前后,在京城汴京金明池举行水上秋千表演。

元、明、清时期,清明节秋千随处可见。 人们甚至称清明节为“秋千节”。

清明是充满活力的,而这些户外强身健体活动,正是人体活力的展示与张扬。

为什么清明节流行放风筝?

阳光明媚的清明节,非常适合放风筝。 风筝早期用于军事活动,曾被称为风筝、纸鸢、纸鸢、风筝等。 民间传说,风筝是楚汉相争时谋士张良所创。

魅族清明节日壁纸_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

最晚在唐代,流行于清明节放风筝。 宋代《武林外传》中记载:“每逢清明节,人到郊外放风放鸢,黄昏归来。”

此外,在一些地方,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时,会选择在末端剪断风筝线,寓意风筝会带走一年中的霉运。

军训用蹴鞠、拔河?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传说中的“蹴鞠”也是为了训练军队而发明的活动。 一开始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 唐代,“清明蹴鞠”盛行。

早期的莒是用皮做成的实心球,唐代莒则以充气球的形式出现。 宋人很喜欢清明蹴鞠。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边都人出城采春。

同样,拔河最早出现在军事训练中。 春秋时期的楚国地区,军队中就已经出现了拔河运动,用于训练士兵,被称为“牵钩”。

唐代以前,拔河活动主要以拉竹绳为主,隋唐以后,竹绳改为绳索。 唐景隆四年清明节,宫中举行拔河比赛,场面比较隆重。

魅族清明节日壁纸_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

资料图:市民游览北京颐和园踏青赏花。中新社记者 盛家鹏 摄

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魅族清明节日壁纸_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

为什么这个时候去爬山?

清明时节,元气满满,正是春日出门亲近大自然的好时机。 郑彦说,这个时候人们去郊外徒步,也叫踏青。

春游又称踏青、春游,起源很早,但最初不是在清明节。 唐代以后,随着清明节的形成和地位的上升,逐渐成为清明节的习俗内容。

春游是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顺应物候的态度。 民间有句谚语:“清明踏青不脚痛”,足见踏青具有重要的养生作用。

为什么清明要吃青团?

青团是清明节时令食品之一。 郑彦说,吃青团的风俗本属于寒食,是寒食节时供祖宗食用的食物,又称面条。

宋代《隋史杂记》中提到两浙风俗时,说因养蚕禁火,用青团红藕作寒食,是寒冬遗风。美食节。

明代郎英在《修稿七课》中提到:“古人采杨、桐之叶寒,染以青色祭祀,亦有阳之气。 ,现在却变成了绿白相间的饺子,就是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青团是由米染成蓝色演变而来,到明代才成为青白团。

《青甲录》对青团有较明确的解释。 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逐渐交融,吃青团已成为清明节的时令饮食习俗。

魅族清明节日壁纸_清明节是三个节日_清明前夜 打一节日

资料图:麻将造型的少年团。陈朝社

清明节还有哪些美食?

清明节的饮食习俗非常丰富。 郑彦说,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也种植其他粮食。 清明节的食物多以各种面粉为原料,主要有散子、子腿燕、子孙馒头、蛇盘兔、石糕等。

南方以水稻为主,清明节的食品多以大米或米粉为原料,主要有清明、糯米、清明粽子、茧丸等。

清明节的食物种类繁多,但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明节是三个节日,就是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凉着吃,这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密切关系有关。

例如,老北京有寒食十三绝,即驴轧、毛窝窝、糖耳、糖火、姜丝叉、烧饼、沙琪玛等,也是清明时节的饮食。

怎么送祝福呢?

以前有人说过,清明节千万不能说“祝你幸福”。

郑彦认为,说“清明节快乐”其实是可以的,但要看场合和具体情况,主要是人们对清明节的关注点不同。

“随着历史的变迁,清明节融合了很多习俗和活动,也有很多文化内涵。” 她说,清明节是寄托和哀悼的日子。 很多人都会去扫墓,祭祖。 合适的; 但如果人们只是出去郊游或野餐,那么祝“快乐”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无法判断对方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简单明了地说“安全”“安康”似乎更为稳妥。 (超过)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