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曾经被大家唾弃的拖延,为因投入少而遭遇职场瓶颈的年轻人提供了新的谋生可能。
在小红书上,#展汁#的阅读量已突破25亿。 这些笔记的标题往往充满诱惑,比如“2小时还款”、“3天赚1万多”、“创业月入3万+”; 发布者大多是离开职场的“前工人”,有的是会计转行卖烤肠的,有和男友裸体卖冰粉的,有被大厂裁员后卖盔甲的……
辞职,去摆地摊
每天下午3点,希希就准备“上班”了。
工作离家不远。 在成都市中心的一条网红街上,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 街道的一侧是居民商厦内的各种小店、火锅店、咖啡馆,对面是一个由30多个摊位组成的市场,下午3点开市。
喜喜的“驿站”是市场里的一个小木头花车,长1.5米,宽0.8米,上面铺着白色的毯子,上面放着十几块冰箱贴。
今年1月,29岁的希希在这个网红街市租了一个摊位,当上了地摊老板。
正好赶上春节,喜喜买了一批写着吉利字样的喜庆冰箱贴。 为了营造节日气氛,她贴心地用红色腊梅和背景布装饰了花车。
有了新年的祝福,西西的摊子很受欢迎。 最多的时候,喜喜一天的净利润能达到1800元。 为此,摊位旁边一家大气餐厅的老板甚至跑过去观看希希的摆摊过程,对她的销售技巧感到好奇,还伸出了橄榄枝,“你有想法加入我们吗?”
市场摊位,来源受访者
六个月前,希希还是一家大工厂的工人。 在互联网大公司做审计,月薪6k。 去年6月,由于“公司自身发展需要”,公司裁掉了包括她在内的数百名员工。
曦曦还想继续找工作,但是看着招聘平台上的职位,她无从下手。 她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所以她决定先休息一下,想想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是什么。
这个谎就是半年。
12月,随着疫情的解除,由熙熙家附近的居民胡同改造成的网红街越来越热闹。 光是市场就有30多个摊位,大多数摊主都是喜喜这样的。 年轻人。 他们卖首饰、卖帽子、卖兔头,甚至还算塔罗牌……这种热闹甚至蔓延到了附近的天桥,那里总有一些长相时髦的年轻人推着推车卖甜点或卡通衣服。
一直想自己做点什么的兮兮,觉得自己躺不下去了。 摆摊是一项低成本的生意,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搞定。 她准备了500块钱的预算,在1688上买了一些网红冰箱贴,心想就算这500块钱的投入全部打水漂,“我负担得起”。
冰箱贴又回来了,希希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身影。 毕竟以前在国企、大厂上班,现在出来摆地摊。 如果我遇到认识的人怎么办?
直到今年1月,西西在立交桥上遇到了同样在卖装饰品的摊主——三名20多岁的年轻男女在卖荧光棒。 她走过去问:“你每天都来吗?” “会有城管吗?” 在得知摆摊的风险系数很低后,莫名的冲动之下,希希决定卖掉这个摊位。 坐在这里看着人来人往,一边听着附近商店的音乐,还是可以赚钱的。 这不就是项飚之前说的“在你附近建立一个生活”吗?
“小步走”10分钟后回到家,她翻出家里堆放的毯子和冰箱贴,塞进行李箱,拿了一把折叠椅。 怀着紧迫感和些许激动,兮兮坐在桥上,开始了她人生中第一次摆摊。
当天,西西从晚上8:00展示到12:00,但没有一件售出。 她用大厂的思维进行了复习。 一方面,桥上的客流量没有网红街那么大; 另一方面,她的摊位过于简单,产品都放在用毯子盖着的手提箱里。 很难吸引顾客。
喜喜第一次在天桥摆摊,受访者来源
回到家后,她决定在望宏街租一个摊位,设计了一款互动性很强的“抽奖”游戏,抽取一块冰箱贴。 既节省了自我宣传的精力,又吸引了喜欢玩游戏的年轻人光顾。
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摊位的趣味性让西西的生意逐渐好转。 一个月下来,我的“工资”翻了5倍,实现了月入3万。
本就是其中之一。 35岁,职场人到中年,她做出辞职摆地摊的重大决定。
作为一名电视编导,我本可以在中央电视台工作8年,成为一个小中层。 然而,该行业近年来发展缓慢。 一眼就能看出10年后的生活依然不变,所以我本可以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去年年底,手头的新项目完成当晚,我本可以提出辞职。
“如果有合适的,好,我就跳到别的行业去做,如果没有合适的,那创业也是机会。” 她最先探索招聘市场,正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 本本可以参加几次采访,然后被锁在家里。 闲着无聊,她在短视频平台输入了“创业”两个字,各种摊位的经验分享被大数据推送。 本柯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摆摊开始(创业)呢?”
本可以决定卖儿童玩具,但没人喜欢她。
父母当然不能接受,他们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为央视工作是一件光荣的事。” 朋友们觉得卖玩具不受欢迎,“大家都摆摊卖袜子和烘焙食品。 肠子,你怎么了,去卖玩具了?”
我觉得摆摊应该从一个能和顾客聊得来的品类开始,“我卖串,我不会烤;卖红烧肉,我也不会红烧” ” 感谢我9岁的儿子,“从1、2岁到9、10岁,我都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
花了2000元在1688和北京当地的批发市场买了一些玩具。 作为我的第一批货,我本可以开始自己的“低价生意”。
可以摆地摊,图源为受访者
她没有固定的摊位,就把玩具放在汽车后备箱里,开着车在北京转了一圈。 人流量好的地方,孩子多的地方,她就停下来卖2、3天。 顾客饱和后,换一个新的摊位。 不摆摊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选址”大概要花2、3个小时。 只要看到好的场地,我都会在手机上发布一个位置,然后再出售。
曾经天天踩高跟鞋、走知性路线的奔客,摆摊后摇身一变成为扎着两条辫子、戴着耳机、穿着运动服的“大姐姐”。 这有助于缩短您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两个月后,本来一天最高的净利润也超过了3k。
重塑摆摊的SOP
晚上6点30分,喜欢烘焙的晶晶准时出现。 在广州新造地铁站附近找一块空地,摆一张木头桌子,上面放上百吉饼和面包。 摊位上特别装饰着发光的灯串,定制的米色桌布上有一句俏皮话:“想安静就吃个包子!”
25岁的晶晶在2月份正式开始摆摊。 在此之前,我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了一年。 她把玩互联网的方式融入到摆摊中。
从一开始,她就明确了自己的销售模式——线下引流,线上销售,通过摆摊、加群、加微信吸引客户,看到开团信息后,开始团购按需下单。 “用这个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在摆摊,知道我在做面包,吸引更多各地的人到我这里买面包。”
光是摆个地摊,她一天能卖40到50个面包,而在网上,她一天能卖80个面包。
摆摊时安静,受访者来源
线上积累客户后,悄悄开始运营自己的社区。 在群里,她还会“立人”,通过分享早餐和生活方式,给自己贴上“面包控、餐具控、爱健身”的标签。 不完全是商人,而是朋友。 久而久之,群里有些人真的活跃起来,分享食物和餐具。
洞察互联网玩法的优势和真诚的态度,为她带来了更粘性的客户群,很多客户甚至成为了支持晶晶面包生意的朋友,“她会说你一定要继续做,我也会支持一下,你的,我会让更多的人买你的面包,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听了你还是很开心的。
年轻的摊主总有自己的新玩法。 他们甚至会重塑以前摆摊的SOP(标准作业程序),做以前很少有人尝试过的事情。 例如,希希会为她的摊位招聘兼职摊主。
熙熙三天没时间摆摊。 为了保证摊位的顺利开张,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则招聘广告。 但由于营业时间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应聘者。 后来妈妈给放假想体验摆摊的女大学生希希推荐了一个人选。
这是女大学生的第一次社会实践。 入职前,希希对她进行了培训,就像当初在各大互联网公司作为导师培训新人一样。 她为她制定了培训计划,列出了标准的操作流程,一步一步地教女大学生如何展示和促进交易的话。 当然,这是保密的。
希希甚至为大学生制定了底薪+提成的薪酬方案,就是为了让她更有动力。 “以前当一线员工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感觉,但现在这个摊位(让我)有一种小老板的思维。”
那三天里,兮兮几乎没有主动打听过女大学生摊位的情况,“毕竟当员工的时候,还是希望老板信任我。” ”,电话一响,兮兮一喜,“听起来很有节日气氛。
虽然到头来,女大学生摆地摊的收入只有自己的1/3,和巅峰时期的销量差距很大,但希希知道,“如果我不去这一天扣押金,还要扣摊位费,收入为零”,只要一个人去,就有收入,而且还是赚的。
与停滞不前的老摊主相比,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总是旺盛的。
即使主办方规定集市时间是下午3点到9点,希希还是会高度自觉地坐到晚上11点才回家,“反正我坐在那里,还有我会想‘再来一个,再来A’,因为钱还是有吸引力的。”
这会是一份好工作吗?
摆摊是一门跟天气关系很大的生意。 夏天的暴风雨和冬天的大雪,都会直接影响一天的收入。
有经验的摊主很少在极端天气下摆摊。 在喜喜摆摊的市场,主办方也会在评估天气情况后,在群里宣布“今天不用打卡”。 但夕夕还是会在天气不好的时候选择战斗。 她相信,她根本不会放弃命令。
1月的一个阴雨天,思思下午3点准时出现在展台。
坐在小花车上,靠着暖宝宝暖暖自己冰冷的身体,她心想“点单回家吧”。 可老天爷似乎与她作对,雨越下越大,随着大风飘进了花车,落在了那些冰箱贴上。 为了节省成本,希希舍不得买雨布,只能顶着寒风一遍又一遍地擦雨。
晚上9点,下班后,身心疲惫的希希再也坚持不住了。 她决定回家。 没有开门的日子,希希收拾东西的速度比平时慢多了。 平日里,回家的路只有十几分钟,但那一天却仿佛没有尽头。 西西到家用了50分钟。 “那是我摆摊以来最沮丧的一天。”
江西某小县城摊主罗某今年24岁,已经摆摊近4个月了。 他曾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销售人员,去年8月离职后在家待了3个月。
因为朋友说她的双皮奶很好吃,所以她决定换个赚钱方式——去坟墓上班。 “如果你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一个月2000元就可以了。 我想看看我摆摊能不能赚到2000块钱,如果不行,我就回去工作。”
罗某展台,受访者图源
起初,罗某一天能做40份,全部卖完。 但天气不好时,双皮奶就会“落在自己手里”。 这时候,罗的脑海里总是闪过放弃的念头,他觉得还不如“找个班”。 可当她看到隔壁街上卖零食的大叔——一个一天卖2000只鸡腿的大叔,那天她只卖了几个,她想了想,“这不是我的问题,是天气问题。” ” ”
罗开始根据外部环境设定每天的生产数量,“天气好就多生产,天气不好就少生产,周一到周四少生产,周五到周日多生产”
当然,客流高峰期也会有累人的事情。 比如,总有顾客在罗某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漏单,假装已经付了钱,等了几分钟,罗某才发现钱根本就没有到。 可她又不能为了讨回那几块钱就离开小摊,只得作罢。
对于没有固定展位的奔柯和晶晶来说,搭建展位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选址是个大问题。
刚开始摆地摊的时候,本柯总是满头大汗,怕被城管抓到。 有一次,在选址时,没注意到距离展位10米开外就有一家玩具店,被竞品店老板举报给城管。 结果还是那条街上站岗的志愿者过来安慰她,“丫头,你别见多识广,你卖的比他便宜,他当然不高兴。”
后来,那家当天关门不营业的店门前,成了她的首选。 她还会打电话给掌柜打招呼,“我可以借你的门看看吗?如果有人过来不肯放,我可以说我们在一起吗?” 得到掌柜的同意后,本来可以“明目张胆”戴上一天的。
晶晶在选址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 她把自己和其他的卡座隔开,放在靠近地铁口的比较偏僻的地方。
一方面,这个小地方远离城管的视线,对方只管理附近有摊位的小街,不用担心被赶走或悄悄检查,而且你可以坐下来卖面包。 烤鱿鱼、炸串、炒河粉等小吃摊比较乱。 “在那里摆个摊位,可能会显得我的面包比较便宜。”
晶晶的面包单价在15元左右,她的目标客户是上下班通勤的白领和学生。 去吃夜宵的不是她的目标顾客。 因为她曾被质疑,“你的面包太贵了,我只要几块钱就可以买一个叉烧包”。
因抢展位而引起的纠纷也不少。
在罗家住的小吃街,新来的摊主经常吵架,原因是“谁早到谁占位置”。 好在罗先生的摊位很小,只要有1m的空间,他在小吃街上都能“塞进去”。
这其实没什么。 外界异样的眼光最让人头疼。
摆了两个月的摊子,希希还是没有完全克服对“丢脸”的恐惧。 摆地摊似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 她也是这么想的。 她一直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就连摆地摊的时候,我也总是带着面具,“我觉得我放下了一部分(脸),但没有完全放下。”
摆摊时奔客,图源受访者
失去光环的本柯,也面临着身份上的落差。 一位前合作者想请她做一个美食节目。 她在微信上联系奔客,寒暄了几句,说先给奔客送些样品。 我本可以说,“你不用寄给我,我不在车站了。” 对方“好”了一声,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摆地摊怎么能叫好事呢?
“你的孩子怎么了?” 面对亲戚朋友的询问,本克的父母时不时给本克打电话:“姑娘,找个班,别胡闹了,你这样玩,你爸妈都心疼。” “XX叔叔的公司在招聘,要不要去看看?”
一个呼吸的小地方
即便如此,奔客还是决定继续他的地摊生意。
“100万的年薪和100万的年收入是完全不同的,”她说。
在我做董事的那段时间里,我心里明白,要想赚到100万元,就得为公司创造1000万到2000万元的价值。 而且前提是老板够大方,不用天天996。 但自己出去摆摊,你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辞职去摆摊明智吗,不会被任何人束缚,“我说了算”。
晶晶之前在大厂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 “突然弹出工作组,你必须立即打开电脑,不管你在做什么。”
“那段时间,真的就像行尸走肉一样。” 高压状态让她经常失眠,早上5点起床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早上起来,头一直疼,胸闷,阿姨没来,一年没来了。”
她尝试过服用激素、中药、看医生,但没有任何改善。 但奇迹般的是,架起面包摊后,身体开始恢复“正常”,月经不调、头痛、失眠等问题也一起消失了。
很多来买面包的人都会说,晶晶好看,面包好吃,“摆地摊”的乐趣越来越多。 “面包好不好,有很直接的反馈,别人觉得你的面包好吃,反馈就很好。但如果你在大厂,做任何东西,都未必能得到应有的感觉的价值。你只是个螺丝钉。”
悄悄做的面包,来源受访者
现在她不再受制于没完没了的网上订单。 除了烤面包、摆地摊,她还会安心地享受早餐、健身和约会。 “每天早上醒来,我都觉得自己好幸福,每天都好开心,好想活下去。”
曾经当过推销员和文员的罗某,曾觉得工作是他最大的痛苦来源。 工资与工作量不成正比,每天背负着KPI压力,再加上迟到扣分的规章制度,让她“一上班就想死”。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没有意义,“谁都能做,但这些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摆摊的时候,没人管你。 没有客人的时候可以在视频前学口琴,也可以和朋友坐在路边喝点小酒,自由自在。 让我更有成就感的是每天都有顾客夸奖,“你做的菜真好吃”。
没有顾客的时候,罗会和朋友喝酒,图源为受访者
“看世界,看众生辞职去摆摊明智吗,看自己”,希希说,她是在摆摊上悟到的。
在大厂工作的那段时间,虽然每天都跨部门沟通,但面对网络上的虚拟形象和各种英文名代号,她觉得自己每天都在面对一群“虚拟人”。 而且摆地摊可以天天和真人打交道。 她发现,“不上班的人那么多,下午坐在餐厅喝茶的人那么多,有很多潮人和小姐姐,长得好看,穿得好。” “ 也挺好看的……”
也有不少顾客在买了冰箱贴后会祝愿西西“生意兴隆”,经常来看望的孩子们甚至会带着同学来和西西打招呼。 这些都是珍贵而温暖的时刻。
这刷新了汐汐对自己的认知。 原本以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她,现在却轻而易举地“胜任了销售工作”。
一个月前,她还在担心摆摊会让自己在职场上没有竞争力,甚至在豆瓣上发帖问自己要不要继续摆摊。 有人回复她:“继续卖到赚不到钱的那一天,关掉摊位,收拾行装,写简历,找工作。”
他们甚至还帮希希分析了摆摊的经历在简历中是如何体现的——从能够“独立完成供应链适配、场地调研、营销、销售、财务、物流等”。 以“通过目标群体的行为分析、市场季节性分析来确定产品策略”。
这些回应让她的职业发展有了一些新的线索:摆地摊的同时,还能找一些营销策划的工作,直播带货也未尝不可。
帮助西西的网友分析摆地摊的经历,来自豆瓣@momo
最近,希希打算休息一下,把摆地摊赚的钱全部花光,带爸妈出去旅游。 问她回来后会不会继续摆摊?
“它很有可能会继续下去。” 熙熙想都没想就说:“因为它给我的体验是好的,包括它带来的金钱收入,还有我的时间、身体、内心的感受,都是免费的。” 重要 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可以控制的事情,是我可以制定规则的事情。”
为什么不? 摆地摊给了她喘息的小空间,“等到真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那一天。”